肿胀性红斑狼疮19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史冬梅,严红霞,贾虹
作者单位:济宁,医院皮肤科;中国医院
作者简介:史冬梅,在读博士后
胀性红斑狼疮(lupuserythematosustumidus,LET)典型的临床特点为水肿性或荨麻疹样斑块,其表面无瘢痕、萎缩、溃疡及毛囊角栓等。皮损主要发生在曝光区域。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深、浅层血管周围及附属器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束间可见黏蛋白沉积。目前大部分的病例报道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国等国家,亚洲仅有少数病例报道,是否存在种族差异性目前尚不清楚。笔者收集了经中国医院确诊的6例新发LET患者及文献报道确诊的13例中国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了其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我国肿胀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治疗以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
收集—年笔者确诊的6例肿胀性红斑狼疮及自年中国报道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
19例患者中女9例,男10例;平均发病年龄38.1岁。临床特点主要为曝光部位出现水肿性红斑,少数发生在腰背部等非曝光部位。2例患者伴有脱发。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真皮全层的血管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及纤维束之间的黏蛋白沉积。羟氯喹及联合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有效。
结论
肿胀性红斑狼疮是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一个亚型,临床表现相对单一,没有统一诊断标准,目前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导致患者病情迁徙、误诊、误治。因此有必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便给予患者正确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
DOI:10./sypfbxzz.-.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8(5):-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杂志原文!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订阅方式:①邮局订阅(适用于单位或图书馆统一征订)。全国邮发代号:2-。②编辑部直接订阅(适用于单位批量或个人订阅)。通过邮局汇款至“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辑部”注明订阅数量、邮寄地址,并请致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