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电话响起,是父母生病的消息
1、前几日,听闻母亲和小姨要去香港游玩,我非常开心,不仅仅是因为旅游这件事,而是这意味着母亲的旧病控制下来了,在外牵挂的心暂时落了地。母亲患的疾病叫“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育龄阶段的年轻女性,该病症状非常恶劣,属于免疫性疾病,免疫细胞原本是保卫健康细胞不受病毒和细菌攻击,但是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细胞不仅不对外,反而是内斗严重,互相残杀。得了这个病,身上会起红色斑纹,浑身无力,极度虚弱,伴随持续发热,免疫能力极度下滑,容易引起其他器官感染。第一次患病时,母亲刚怀我不久,害怕疾病传染给我,一度想打掉胎儿,被外公拒绝。(电影《桃姐》剧照,图文无关)为了把女儿的病早日治好,外公和家人带着母亲到处寻医问药,西医看了没灵验,就去看中医,中医老先生抓了几副药,未见还转,外公又亲自上阵,从哪里弄来一本中医书籍,自行研究和配药。中药堂有的药还好,还有几副药剂中药堂也没有,外公等家人去野地亲自找寻采摘,幸得上天眷顾,母亲在服下数月外公配备的药方汤剂后,病情终得好转和恢复,否则我也不会存在于世。正因为此,我和母亲至今都非常感念当年外公和家人没有放弃他们女儿还有我的生命,我自幼又在外公外婆家长大,和外公外婆家族里的人关系自然非常贴近。上个月85岁高龄的外婆去世,留有《纪念外婆》一文,以表哀思。有记忆以来,母亲红斑狼疮疾病复发次数不下3次,期间父亲有陪医院,尝试用西医激素治疗无效,回家后重新启用中药调理半年,后恢复。后来我在北京参加工作,母亲旧病复发,父亲陪同,从老家江西一路北上,去了北医三院和同仁堂,尝试用了专家新研发的中成药,不仅无效,反而给病人带来了更大的副作用痛苦。后来又放弃新的疗法,重新回到按照外公的老方子抓药,又经过半年,终又恢复过来。彼时,外婆仍健在,可以稍微照顾母亲,如今外婆不在了,父亲也经常不在家,如果旧病未能控制完全复发,那无疑是令人感到忧虑。最近一次母亲旧病复发,就在外婆确诊癌症晚期前后,发了高烧,医院单位输液一周时间,在一次和母亲电话中,我以为就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后来在和表亲聊天中,才得知是红斑狼疮复发,一直到现在。2、去年年底,有日夜晚父亲来了电话,现在忘了是因为什么事情,电话里父亲半开玩笑说,不知道怎么回事,前段时间胃特别疼痛,本以为吃点药就会好,但疼痛数日,医院看了大夫,大夫给做了胃镜检查,非常生气的对父亲说,胃角溃疡,怎么拖了那么久才来,再晚点恐怕更严重。(电影《桃姐》剧照,图文无关)当时我听了有点懵,因为家里面父亲的身子骨是最硬朗的,从小到大,印象中也就在念小学时,父亲得过一次重感冒,此次说身体不适,就直接是胃角溃疡,要知道,胃这个器官,在人体器官当中不可替代,且非常脆弱。身边非常多的人肠胃都不太健康,理论上来讲,任何胃溃疡都属于癌前病变,但是发展成胃癌的机会不大,也需要时间,但也不得不引起注意和警惕。今年春节,因为节前为没有提前将年礼送到和致电问候,使得丈母娘对我生起了闷气,产生了一些微词。大年初九晚上,父亲做东邀请亲家赴宴,过年请客吃饭,尤其是想要在饭局上弥补我的一些过失,喝酒是不可避免的。(电影《桃姐》剧照,图文无关)理性来看待,我和父亲两个人都无法喝酒,我前几日除了车祸,伤病未愈,父亲胃角溃疡,更是难以支撑高纯度酒精。但是父亲为了中国人酒席上的面子,硬撑着。我为了不伤和气,一开始也未有太多的劝谏,但看着酒不停的往杯里倒,我就有点生气,直接走过去把父亲的酒给洒到地上。父亲怪罪我不该如此失礼,尤其是在已经有了一些间隙的亲家诸多长辈面前,我说,我宁愿失礼,也不愿意看到为了面子而伤害自己的身体。亲家长辈们看到我对此事认真了起来,遂也作罢不再劝酒。平心而论,父母都是有正式的事业编制,退休之后虽然不多,但也有数千元的退休工资,足够用于日常的生活和休闲娱乐,我也多次表示,未来自己的婚姻和房子,自己有能力解决,不需要二老操心太多。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知足常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老难得有时间可以享受这样悠闲淡然的生活,闷得慌去逛逛街,打打牌,跳跳广场舞,遛遛狗,实在没事干,去乡下圈块地,养养鸡,养养鱼。不骄不躁,不闷不烦,身体自然健康,在外的子女,也能够安心放心。3、此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张图,击中了无数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惶恐和不安。有一位叫

我是喜糖的网友回答说:“总吓唬我们独生子女干什么?的父母,现在还没到亚历山大的时候,现在就当头一棒,是告诉我们别活了,再活着就是遭罪吗?该怎么养怎么养呗。将来老了如果有靠谱的养老机构,病了有专业的医疗机构,不唯利是图不过度医疗,床前尽孝不见得要24小时端屎端尿才算。”也有一位叫

有个女孩儿叫Vicky的网友回答说:“我爸妈总说老了就去养老院,不给自己儿女找麻烦……听着就心酸我打心里不赞成让他们去,可不知道真到那天能有什么办法?我们将会面对4个老人赡养,抚养好自己的孩子,拼命挣钱…如果自己倒下了这个家就完蛋了,想想都害怕”“老了去养老院”,这样的想法,尽管听起来很心酸,确实又尽显一些现实的无奈,之前父亲也在和我们半开玩笑的时候说过,他说养老院多好,有很多同伴还可以解闷聊天。(电影《桃姐》剧照,图文无关)好在我的父母才五六十岁,现在还没有到父母养老亚历山大的时候,但是随着时间流逝,父母逐渐老去,迟早会到老态龙钟的时候。等到那时,我会在哪里,父母又是否在我身边,健康状况又是如何,我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财力可以支撑父母,很可能是4位老人的老年生活。趁着我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应该为即将老去的父母做点什么,准备什么?我相信每一个看完上面《独生子》这张照片,都会去扪心自问上面的问题,也都特别想去追寻自己的那个答案。年,也就是刚刚过去的清明节,我特意去了一趟五台山。我本不是一个太信仰各路神佛菩萨,但这次五台山之行,凌晨5点,天还未亮,外面还飘起了大雪,我就早早起床,去了当地最为灵验的五爷庙(供奉龙王第五子)。大家都说五爷(广济龙王文殊菩萨)是有求必应,应之必灵,我也就入乡随俗吧,对着五爷像,烧香,跪拜,念经,祈福,祈愿一家人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有人就要说,祈福归祈福,但你也得做点实事儿吧。能做什么呢?因为我的保险从业背景,很可能第一想到的,就是给父母买一份保险。最近也有无数多的身边朋友来问我推荐父母保险,可是他们大部分父母和我的父母一样,错过了最佳投保年龄,而且身体都已经出现问题了,保险公司是不会承保健康风险极大的群体的。可是这又能责备父母吗?为什么趁着年轻的时候不买?为什么趁着健康的时候不买?当然不能,父母成长和经历的环境,受到的教育水平,见过的世面,肯定不如我们。但有的时候,我也为那些还能为父母买上一份健康险的朋友感到高兴,因为的确,我们现在的生活太不易了。(电影《桃姐》剧照,图文无关)熟悉我的人,会发现我这几年来回家的次数多了起来,谈起家乡的次数也多了起来,也数次和朋友开玩笑要准备回家乡养鸡创业云云。我想,大概是因为漂泊在外已久,未来之路虚无缥缈,不曾想沦落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境地,及早归家的感叹吧,至少当父母需要你时,你是在他们身边的。周末看到《LENS》杂志制作的专题《最怕电话响起,是父母生病的消息》,感同身受,引题为敬。延伸阅读:

论增额终身寿险在资产再平衡的作用

字干货:低利率下,我们应当如何投资财富不缩水

投保指南

干货:我为什么要给孩子买三份重疾险?

都说要买重疾险,但99%的人连方向都搞错了

小伟教你:若不幸发生重疾,如何套利45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vwmh.com/bqzd/140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