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45岁。因宫颈利普刀术后3月,阴道分泌物增多伴下坠感一周来院复诊。患者于3月前因宫颈病变(CIN1)在行利普刀手术,术前常规检查,阴道清洁准备三天后施行LEEP宫颈环状电切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少,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三天出院。
体检:一般情况尚好,无外阴搔痒症状。外阴经产型,阴道分泌物稍多,桨液性,粘膜无充血,无溃烂;宫颈肥大,表面附着凝乳状分泌物不易擦净,宫颈周边尚光滑,近宫口旁边呈点状及片状充血,整个宫颈表面可见数十个排列不规则而且密积的如蜂窝状大小不等的脓肿,呈散在性分布,小的如针尖样,大的如米粒样大小,向宫颈表面突出,灰白色,无脓性分泌物从宫口流出,触痛。取宫颈表面附着物常规检验:白细胞3+,霉菌2+清洁度3+。
考虑急性宫颈炎:1.念珠菌性宫颈炎2混合感染.(整个宫颈表面密积的小脓肿)。遂给予抗感染治疗,选用抗真菌药(全身用药:氟康唑150mg饭后口服第4日、第7日各加服1次;局部咪康唑栓剂200毫克,每日一次,上阴道窍窿部连用一周)及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0.4克静脉点滴,连用一周)。经上述治疗一周后分泌物逐渐减少,宫颈充血水肿症状逐渐解除,蜂窝状小脓肿面积缩小,但不能完全吸收,遂在严密消毒下用7号针头行脓肿微创切排术,挤出干酪样脓栓,局部用0.5%甲硝唑液冲洗。术后应用头孢曲松钠4克,静脉点滴,宫颈局部甲硝唑液冲洗,每日一次.连续治疗5天。阴道分泌物减少,宫颈炎症逐渐吸收,创面愈合,但仍可见散在的小如针尖样的突起未完全吸收。继续给予克霉唑栓500mg外用,维持治疗,带一月药出院,每周一次。6周后复查痊愈。
讨论:宫颈环状电切术是一种采用高频电波刀产生的超高频电波,在接触身体组织瞬间,由组织本身产生阻抗,吸收此电波产生高热,来完成各种妇科宫颈病变手术的新技术。以往文献报道LEEP并发症有出血,感染和宫颈管粘连狭窄等,其中感染指的是术后短期内发生的急性感染,伴有发热症状,并不包括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感染为条件致病菌,10%-20%非孕妇及30%孕妇阴道有此菌寄生,但菌量极少,呈酵母相,并不引起症状,只有在全身及阴道局部细胞免疫能力下降,转变为菌丝相才出现症状。分析该患者发病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LEEP原理是利用高温去掉病变组织,在高温作用下,局部组织血管充血,炎性渗出,坏死脱落,防御能力发生改变,导致术后阴道的内环境如pH值及正常菌群发生变化,有利于念珠菌生长繁殖,从而侵犯宫颈创伤的薄弱之处;该患者45岁,近更年期内分泌不稳定,激素水平波动大,阴道pH值下降,也可能是引起感染的原因。
LEEP刀并发宫颈局部念珠菌感染,尤其是仅仅局限于宫颈表面的大面积感染,组织受损实属罕见。目前尚未见到有关的报到。患者无糖尿病史,也无其它明显的引发念珠菌感染的诱因。
白癜风在线咨询白癜风怎么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