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SLE经常表现为中至重度多脏器损害,心脏是最易累及的器官之一,且尸检发现大大超过临床所见。
心包炎是SLE最常见的心脏损害,尸检心包炎的发生率约为70%,生前常未得到诊断。心包炎可呈局灶性或弥漫性,病理改变则呈纤维素性或纤维蛋白性,但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少见。当SLE患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包摩擦音,心电图呈低电压和T波复极异常时应怀疑心包炎。超声心动图是诊断SLE并发心包炎的敏感方法。
心肌炎也是SLE较常见的心脏损害。未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SLE患者,尸检20%~70%的心肌组织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心肌灶性坏死多见。12%~25%的SLE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出现心脏增大,心动过速和奔马律,但临床诊断SLE心肌炎低于尸检发现率,这可能与临床医生对SLE心肌炎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关。
SLE心内膜炎的检出率报道不一。二尖瓣受损明显多于主动脉瓣,但其功能受损并不多见,少数心内膜炎可发生纤维化,局部钙化使二尖瓣增厚、畸形及腱索缩短形成瓣膜关闭不全或(和)狭窄,严重者需做瓣膜置换手术。传导系统纤维化在慢性病例较常见,曾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报道。
儿童、青少年及成人SLE并发心肌梗死病例并不少见,但SLE与动脉粥样硬化(AS)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近年才得到重视。研究发现,患SLE的中年妇女的冠心病发生率是同年龄配对对照组的50倍,其中部分患者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就已罹患SLE。多项研究表明,SLE患者存在严重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内皮损伤所致的内皮功能失调被认为是AS发生的始动环节和冠状动脉猝死综合征的触发因素。
目前普遍认为,SLE是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等)之外的引起AS和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的新的危险因素。SLE致AS的机制:①SLE患者体内存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激活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导致血管内皮损伤;②SLE患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诱发和加速AS形成。
来源:王宏伟,康闽。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心血管损害。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8(2):75-77.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