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肾穿刺(renopuncture)即肾活检,也称肾穿刺活检术。由于肾脏疾病的种类繁多,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许多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的组织学改变并不完全一致。比如,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理可以呈现为微小病变、轻微病变、轻度系膜增生、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硬化等多种改变,其治疗方案及病情的发展结果也差别极大。
穿刺方法
1、穿刺针选择:多用Menghini型穿刺针和Tru-cut型穿刺针等;
2、经皮肾穿刺定位:多用B超定位,测右肾下级至皮肤的距离及厚度,或用B超穿刺探头定位直视穿刺针尖部位;
3、体位:病人俯卧位,腹部肾区相应位置垫以10—16cm长布垫,使肾脏紧贴腹壁,避免穿刺时滑动移位;
4、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0.2%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麻;
5、根椐B超测量的皮肾距离,穿刺针刺入到肾包膜脂肪囊时随呼吸摆动。嘱病人吸气末屏气,立即快速将穿刺针刺入肾脏3cm左右取组织并迅速拔出,嘱病人正常呼吸。助手加压压迫穿刺点5分钟以上;
6、肾组织分切后送光镜(甲醛固定)、免疫荧光、电镜(戊二醛固定)检查。
注意事项
1、术前准备:应作血小板、PT、KPTT检查,训练病人呼吸屏气动作,尿检排除上尿路感染,B超排除孤立肾及多囊肾等,有严重高血压时先控制血压;
2、术后观察:砂袋压迫、腹带包扎腰腹部,卧床制动24小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尿液改变;
3、并发症:血尿,肾周血肿,感染,损伤其他脏器,肾撕裂伤。
另外,肾脏病的不同发展时期其组织病理的改变也不一致。比如,同样为IgA肾病,可以在病理上表现为从接近正常的肾组织到多数肾小球硬化的几乎所有发展阶段。所以了解肾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对临床医生判断病情、治疗疾病和估计预后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可以说,肾脏病理检查的开展是肾脏病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飞跃。目前,肾脏病理检查结果已经成为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指标。
适应症
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2、原因不明的急性肾衰;
3、全身性免疫性疾病所致的肾损害;
4、原因不明的小球性蛋白尿;
5、持续性或复发性小球性血尿;
6、鉴别肾移植排斥反应、环孢霉素毒性、原有肾脏疾病复发等。
禁忌症
1、肾脏缩小的终末期肾衰;
2、孤立肾;
3、重度高血压未控制者;
4、多囊肾;
5、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疾病;
6、精神病或不合作者;
7、高度腹水、衰弱、妊娠等;
8、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时。
加入QQ群,与更多病理朋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