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狼疮管理建立在患者和医生共同决策的基础上;
2.狼疮治疗目标是通过控制病情活动、减少并发症和药物毒性,确保患者长期生存,防止器官损伤及改善生活质量。
3.狼疮的管理需认识其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多学科共同参与。
4.狼疮需要长期监测病情,评估和(或)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要点1.狼疮治疗目标是缓解全身症状和器官表现,或如果不能达到缓解,也应保持最低疾病活动度。其判定指标是狼疮活动指数和(或)器官特异性标志物。证据级别3(狼疮),1(狼疮肾炎);推荐等级C(狼疮);A(狼疮肾炎);专家认可度9.52。
2.预防狼疮复发(尤其是严重复发)是一个现实目标,也是治疗目的。证据级别3(狼疮),1(狼疮肾炎);推荐等级B(狼疮);A(狼疮肾炎);专家认可度9.32。
3.对于临床无症状的患者,不推荐仅根据稳定或持续的血清学活动而给予升级治疗。证据级别2;推荐等级B;专家认可度9.03。
4.如狼疮本身、治疗或合并症所致损害预示着随后将发生损伤和死亡,则预防损害是狼疮的主要治疗目标。证据级别1;推荐等级B;专家认可度9.71。
5.除控制病情活动和预防损害外,应重视影响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负面因素如疲劳、疼痛和抑郁。证据级别2;推荐等级B;专家认可度9.03。
6.强烈推荐早期发现和治疗狼疮肾损害。证据级别2;推荐等级B;专家认可度9.87。
7.狼疮肾炎在诱导治疗后,推荐至少维持3年的免疫抑制剂治疗。证据级别2;推荐等级B;专家认可度9.13。
8.狼疮维持治疗应使用可控制疾病的最低剂量激素,并尽可能完全停用激素。证据级别2;推荐等级B;专家认可度9.58。
9.抗磷脂综合征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应是狼疮的治疗目标,其治疗方法与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相同。证据级别3;推荐等级C;专家认可度9.52。
10.应谨慎考虑使用抗疟药。证据级别2;推荐等级B;专家认可度9.35。
11.应考虑相关的辅助治疗方法控制狼疮的合并症。证据级别4/5;推荐等级C;专家认可度9.55。
信息来源: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推荐阅读中国广播网“好医生评选”医院曾小峰主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