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控制的好不好,可以看这个指标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3.html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在LN获得缓解的头5年里,肾脏病的复发率平均为8/人/年。起病时病情严重、达到缓解的时间延迟以及未获得完全缓解而只是部分缓解,这些都是肾脏病复发的易感因素,但对LN治疗的依从性不佳则是病情不缓解或肾脏病复发的最重要因素。

由于有多重获益(免疫调节作用、减少心血管事件、降脂降糖作用、抗血栓作用和改善生存率),目前推荐在所有没有禁忌症的SLE患者中均使用羟氯喹(HCQ)治疗。HCQ的半衰期长(40天),血浆中的水平在一天之内波动小,这些使得HCQ成为治疗性药物监测中一个诱人的靶目标,用于评价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以及药物的有效性。HCQ血药浓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之前曾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皮肤狼疮中被证实。

来自葡萄牙Centro医院肾脏科的Ca′tiaCunha医生和来自印度韦洛尔基督教医学院肾脏科的SuceenaAlexander医生共同进行的这项回顾性观察研究,旨在证实HCQ的血药浓度与LN的活动性(包括与达到缓解的时间和肾脏病复发风险)之间存在关系。文章发表于新一期的NDT杂志上。

纳入标准

经肾活检证实的符合国际肾脏病病理协会(ISN/RPS)定义的LNⅢ型、Ⅳ型和Ⅴ型的成人患者,且服用HCQ(~mg/d)至少3个月,在狼疮门诊规律随访,治疗期间测定HCQ血药浓度的患者。

排除标准

基线入选时已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或失随访的患者。

研究共入选了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名(86%)是女性,73名(42.7%)是南亚裔,平均年龄是(39.8±)岁,随访的平均时长是(26.9±15.7)个月。

在名入选的患者中共测定了份HCQ血药浓度的样本。HCQ血药浓度的平均水平是(0.75±0.54)mg/L。肥胖的患者中HCQ血药浓度较低,但是血药浓度与年龄、性别或种族无关。

HCQ血药浓度呈双峰分布。HCQ血药浓度0.20mg/L(共份样本,占18.1%)可定义为一个异常低HCQ水平的群体,提示对治疗的依从性不佳。

基线时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与基线时尚未缓解的患者相比,随访期间肾脏病复发的患者平均HCQ水平显著更低。

服用HCQmg/d的患者中有68.8%的比例HCQ血药浓度0.6mg/L。在LN患者中,HCQ目标水平0.6mg/L(ng/mL)可减少肾脏病复发的可能性。

依从性差仍然是LN患者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至少15.6%的LN患者存在依从性差的情况。监测HCQ血药浓度(0.20mg/L)可能为识别依从性差的患者提供一种新方法,提示临床医生需要给予这些患者更多的支持。为减少肾脏病复燃,建议HCQ最低血药浓度靶目标至少应为0.6mg/L,但是这还需要前瞻性的研究来证实。

参考文献

Hydroxycloroquinebloodconcentrationinlupusnephritis:adeterminantofdisease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uvwmh.com/yfzl/103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