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女,19岁,工人。
年年底,两颧、颊、鼻尖及额部出现豆大之红斑,半月后突发高烧,恶寒无汗,关节酸痛。医院诊为红斑狼疮,治疗两月症状消退。年7月,红斑重现,于两颧部呈蝶形,色褐红,并结痂,渐增厚,断续发烧,关节酸痛,烦悸不寐。治疗2个月,未见转佳。延至10月,来所求诊。时高烧达40~41.5℃,已持续半月不降,神识昏蒙。化验检查:血沉50mm/小时;尿:蛋白(++),红细胞(++)。脉弦细数弱,舌红少苔。与消斑解毒汤。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苏子30g、党参30g、川椒5g、浮萍30g、苍耳子30g、苦参30g、土茯苓30g、银花30g、车前子30g、丝瓜络15g、生石膏30g、甘草6g、大枣10枚。
一剂即热退而神爽。20剂后关节痛、心悸除,疮痂开始脱落。30余剂,痂已脱尽,面部恢复正常,查血尿常规均已正常,精神甚好。至40剂而停药。年春,面部又现如绿豆大小之红斑数个,继服上方20余剂而愈。遂于每年立春后服10余剂以防复发。年冬因感冒来诊,云近4年再未发,一直坚持工作。
按语:临证所见,此证多烦悸善怒,皮损处又微有瘙痒,周身酸楚,故此证之发,内有肝气之逆,外有风湿所干,郁久化火而见亢热。甚者又有脏器之损害。故治当解郁补正,消热祛湿。今取小柴胡汤畅达三焦,扶正祛邪,解郁于内;用银花、丝瓜络、车前子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祛湿于下;以浮萍、苍耳子之属祛风湿于外,更加石膏合黄芩以清热泻火解毒,数途分消,而得病已。
成某,女,38岁,工人。
患者于年春,鼻两侧出现红点状疙瘩,逐渐变大,见日光后更严重,某医院诊为“红斑狼疮”,先后五次高烧达40℃,平素以强的松(泼尼松)治疗,年7月初再度出现高烧39℃,经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7月15日门诊,脉浮数无力,处以消斑解毒汤加味。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苏子30g、党参30g、浮萍30g、苍耳子30g、银花30g、车前子30g、青蒿30g、葛根30g、五味子15g、麦冬15g、川椒5g、甘草6g、大枣10枚。
服2剂后热退,脉仍弱,继上方服30剂,面部红斑开始消退,服60剂面部恢复正常,嘱每年春季服10剂以预防。
李某,女,40岁,干部。
患者年7月出现膝关节疼痛,当时血沉40mm/小时,以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无明显效果,并有间断不规则发烧,用激素治疗有效,疼痛明显减轻。年春面部鼻两侧红斑,如盘状,尿蛋白(+),红细胞(+),肝功能TTT18,TPT(+++),转氨酶,同年5医院诊为“红斑性狼疮急性扩散型”,强的松治疗可以使症状减轻,但不能完全缓解。年6月10日又出现发烧40℃,用各种抗药素和激素治疗不能控制。6月18日门诊,脉弦细无力,苔黄燥,处以消斑解毒汤加减。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苏子30g、党参30g、川椒5g、甘草6g、大枣30g、浮萍30g、苍耳子30g、银花30g、苦参30g、青蒿30g、葛根30g、麦冬30g、五昧子15g。
服1剂后,体温为38.2℃,服8剂体温恢复为正常,又服10余剂,面部红斑开始消退,服60剂后面部恢复正常,脉平,又服30余剂,尿常规,肝功能检查均正常。
朱某,男,30岁,干部。
年夏,患者发现鼻部、耳前、面部以及前臂有散在的对称性红色斑疹,无痒感,全身不适,持续三周未退,医院确诊为“红斑狼疮”,尔后到上海、北京、天津等地诊治,诊断同上,服用激素强的松,氯奎治疗,除前臂红斑消失外,余无明显效果。年后,由于曝晒机会增多而上述症状加重,面部红斑连成片状,为蝶形损害,伴有痒感和微痛,伴有少量黄色渗出物,睡眠不好,日光照射10分钟即不能耐受,夏季外出必须戴草帽和穿长袖衣,血尿检查未见异常。年5月因病情加重出现发烧达40.5℃,用西药控制发烧后,闻讯而来并求治。除上述症状外,伴有乏力,心烦,脉弦细数,处以消斑解毒汤加味。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苏子30g、党参30g、川椒5g、甘草6g、大枣10枚、苍耳子30g、苦参30g、士茯苓30g、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15g、石膏30g。
服药20剂后面部痒感、疼痛、流黄色渗出物消失,睡眠好转,日晒半天可以耐受,服药40剂,面色蝶形红斑消退,局部仅留有暗红色素沉着,服药60剂后,色素消失,夏季外出不用防护用品,年10月复查未见异常。
程某,男,38岁,教师。
患者年5月发现鼻部右侧有星状红斑,无不适感,持续三月未退,医院均诊为“慢性红斑狼疮”,长期服氯奎、强的松、维生素类药,约半年红斑消退,故停药,不久于右侧面部下方出现铜钱大小圆形红斑,持续不退。年春天参加农场劳动,日光照射后,局部红斑范围增大,出现痒感。6月又出现食欲不振又在山医一院诊治,继服上述西药4个月,食欲增加,精神稍好,余无明显好转。年3月18日初诊,除上述症状外,脉弦细,处以消斑解毒汤。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苏子30g、党参30g、川椒5g、甘草6g、大枣30g、苍耳子30g、苦参30g、土茯苓30g、浮萍30g、银花30g、车前子30g、丝瓜络15g。
日服1剂,服药4个月后红斑开始消退,食欲正常,睡眠好,头晕消失,服药半年,红斑消失,面部皮肤恢复正常,仅有少数色素沉着,精神佳。年11月恢复正常。
卢某,女,38岁,干部。
患者年春面部出现点状红斑,持续不退,伴有关节疼痛,肌肉酸痛,乏力,气短,有时发烧达39~40℃,5医院检查“狼疮细胞”,均诊为“红斑性狼疮”,用氯奎、强的松、维生素类药物治疗,除发烧可以缓解外,其余症状无明显变化,每年夏季加重,先后8次住院治疗,时间由28天到3个月不等。年以后除上述症状外,伴有头皮剧痛,彻底不眠,下肢浮肿,不能下地活动,极度疲乏无力,面部红斑也较前为重,肝脾肿大,肝功能不正常(未见化验单),尿蛋白(++),管型(+),血沉35mm/小时。年4月26日初诊,脉弦细而数,苔稍黄而腻,处以消斑解毒汤。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苏子30g、党参30g、川椒5g、甘草6g、大枣10枚、苍耳子30g、苦参30g、浮萍30g、土茯苓30g、银花30g、车前子30g、丝瓜络15g、石膏30g。
服药5剂后,面部红斑红肿更明显,出现红色疹子,伴面部发烧感,无力更甚,未停药,服14剂后,面部红斑开始消退,肌肉关节疼减轻。服至60剂,精神明显好转,能从事轻度家务劳动,食欲增加,睡眠好,年7月复查肝功、尿常规等均明显好转,狼疮细胞消失,服药90剂后,红斑完全消退,面部色泽正常,肝功、尿常规化验均正常而上班工作。
王某,女,34岁,工人。
患者年5月指端和面部出现红斑,逐渐加重,以面部为甚,发展为以鼻部为中心的蝶形红斑,伴发痒,伴有背部发冷,手足易冷,小便次数增加,食欲差,当时确诊为“红斑狼疮”,用可的松等治疗无显著效果,年6月上述症状加重,同年7月1日门诊,脉细数无力,处以消斑解毒汤加味。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苏子30g、党参30g、川椒5g、甘草9g、大枣10枚、苍耳子30g、浮萍30g、苦参30g、土茯苓30g、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30g、石膏30g、麦冬30g、五味子15g。
8月28日复诊,服药24剂后体温恢复正常,手足冷,背部凉感,面部痒感消失,小便正常,血常规正常,面部红斑开始消退,范围变小,服60剂后,面部恢复正常。
张某,男,13岁,学生。
患者于年7月面部出现红斑,逐渐加深变大,呈蝶形分布,诊为“红斑狼疮”,服激素,维生素类药物3个月,无明显效果,年11月中旬出现发烧,有时达39.9℃。年12月10日门诊,脉数,体温39.5℃,处以消斑解毒汤。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苏子30g、党参30g、川椒5g、甘草6g、大枣10枚、苦参30g、浮萍30g、土茯苓30g、石膏30g、银花30g、丝瓜络15g。
服4剂体温恢复正常,红斑开始消退,服60余剂面部恢复正常。
白某,女,学生。
年7月,山西忻州市白某,在上学期间,突发持续高热,颜面出现蝶状红斑,随之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先后在大连、北京住院检查治疗,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3月余,疗效不佳,被迫休学,医院住院期间,一主治大夫问及患者家住山西,随口说出:“山西有位刘老先生,治红斑狼疮有绝招,你何必舍近求远,不如返回原籍找刘老求治。”患者的父亲听罢,立即携女返乡,找到在忻州刘老弟子,经引荐请刘老诊治,刘老观其脉证,业已诊断清楚,关键是治疗,刘老随即令弟子开具消斑解毒汤一贴。
处方:苍耳子30g、苦参30g、浮萍30g、土茯苓30g、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30g、石膏30g、柴胡15g、黄芩15g、党参30g、苏子30g、川椒10g、甘草10g、大枣10枚,令患者回家服用。
1月后复诊,患者面部红斑全部消除,露出少女白净的脸庞,自服药1周后,未再发热,体力已恢复,肝肾检查仍有异常,令其守方,3月后,肝肾功能恢复正常,返校上学,直至大学毕业,其女一直健康,未见异常指征。
刘老常言:“病者之病,病疾多,医者之病,病道少。”任何疾病都有一个解决的办法,只是我们没有找到,如果找到了,用方得当,就能药到病除,红斑狼疮一证,属结缔组织病变,是免疫失调的一种变态反应,内因属肝阳上亢而致肝气郁结,外因与风湿因素有关,内外因相合,而出现损及以结缔组织为主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欲治之法,须协调整体,祛除风湿,降湿排毒三法并举,协调以小柴胡汤为基础;祛除风湿以祛风利湿汤挂帅;降湿排毒则选用半决渎汤为主,三方互用,协调互动,使整体协调,风湿得除,湿毒得消,岂有不治之理。
女,48岁。
年,某设计院一女性患者,48岁,湖南籍,在山西某院住院,曾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高热持续不退,影响肝肾。化验肝肾功能出现异常,服用激素月余,均无显效。后请刘老会诊,处以消斑解毒汤。
处方:苍耳子30g、苦参30g、浮萍30g、土茯苓30g、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30g、石膏30g、柴胡15g、黄芩15g、党参30g、苏子30g、川椒10g、甘草10g、大枣10枚。
服用2剂,热退体安,本人要求出院服中药治疗,后在门诊服用60剂而愈。
苍耳子30g、苦参30g、浮萍30g、土茯苓30g、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30g、石膏30g、柴胡15g、黄芩15g、党参30g、苏子30g、川椒10g、甘草10g、大枣10枚。
上药十五味,加水ml,煮取ml,倒出药汁,再加水ml,煮取ml,两次药汁相合,煮沸,温分三服,空腹服为宜。忌食肉蛋辛辣。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一病,中医书籍少有记载。但是在事实上,西医通过化验检查,已能找到体内的狼疮细胞,这就构成了诊断的事实,红斑狼疮有局限性和系统性的不同类型,可影响到心、肝、肾等组织器官。其状在颜面部如蝴蝶形或盘形,颜面和体表均可发生。
在治疗上,西医无特殊疗法,仅用激素、氯喹等治疗,我所门诊治疗的多数红斑狼疮患者,由山医二院皮肤科检查后介绍而来。对于红斑狼疮,中医书中无记载,查出只言片语亦记载不详,治疗亦是空白。洋为中用,西医诊断明确,属结缔组织病变,近年研究认为属变态反应,与免疫反应有关。许多学者目前倾向于变态反应性病变,我们据此来用协调整体,祛除风湿,降湿排毒三原则,组成此方剂。
经过临床观察,凡得红斑狼疮者,都有聚关脉和上鱼际脉的出现。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首先找出内因,就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外因是风湿病邪。两个原因相合,构成红斑狼疮的病因。其病理变化,一是黏液性水肿,二是类纤维蛋白变性。这些因素,中医都归于风湿的范畴。内因和外因的两个致病条件给我们指出一条治疗的路子。据此创方,以小柴胡汤为基础,协调整体,为祛除风湿奠定基础。
祛除风湿选用除风利湿汤,方中浮萍、苍耳子辛温发散以解表祛风,苦参、土茯苓苦寒以燥湿利湿,四药合用对于治疗结缔组织病变收到良效。复于方中,消除风湿病邪,祛风以利湿。
降湿排毒。风湿目前虽找不到病原体,但见风湿因素则加重,以同气相求的道理就可推断,西医也认为有风湿因素,同样这样称呼,似有道理。起码风湿也是造成红斑狼疮发病的条件。选用除风利湿汤就是解决风湿。大量风湿因子侵及机体,通过血循,损害各组织脏器,整体组织发生病变,呈炎症反应则出现高热,必须通过肾脏将风湿因素排出体外,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为此,我们首选石膏以清热降温,以银花、丝瓜络、车前子组成半决渎汤,清热、通络、补肾利尿以保肾排毒,使风湿得祛,病毒得排,热毒得清。三方相合,共建其功。临床应用多年,疗效较好。
医案来源:刘绍武讲述马文辉整理编辑:黄小蕊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