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是一种血管的先天性畸形,是一种肝脏内大量的动静脉血管畸形形成的团块结构,发生率在0.35%~2%之间。有人认为,发生在肝脏中的大多数为海绵状血管瘤。大部分患者由于肿瘤较小而不引起症状。
肝脏毛细血管瘤:
通常较小,直径一般在1~3cm,为肝内的毛细血管局部过度增生所致,单发的多见,也可为多发。声像图所见:1.肝脏的外形、轮廓多无改变,只有当病变较大并位于近肝脏表面处,轮廓可稍有突起。
2.大部分病变区境界清晰,回声较高而分布尚较均匀;少数病变区回声低于肝组织回声仅与周围肝组织之间有回声较高而明显的线状境界。3.病变区内部均可观察到细小如大头针状圆形或管状无回声区,形成筛状结构;并可观察到有些肝组织内的小血管直接通人病变内部,使病变区边缘出现凹陷性缺损。4.病变可为单个或多个,常位于靠近肝脏边缘或肝表面处、邻近肝内较大血管或与肝内血管有密切关系。5.病变远侧回声多无明显变化。
6.随访观察,短期内病变区多无明显增大现象。7.彩色多普勒检查:应用目前装置,大多数病变均难以显示血流,少数病例可显示病变内部及与病变周围相连的稀疏、较密或密集的细小静脉血流,对低回声型血管瘤诊断极有帮助。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较常见,多为单发性,一般生长缓慢。大的血管瘤可出现上腹肿块。切面上肿瘤呈紫红色,系由多数囊状或筛状间隙所组成,间隔厚薄不一,囊腔内充满血液,形成的血栓及间隔隔可发生钙化。肝海绵状血管瘤声像图:1.肝脏有局限性增大、增厚,轮廓不规则。2.病变区范围常较大,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间境界有的可不清晰。3.病变内部回声强弱不一,呈条索状或蜂窝状,并有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其内侧壁多较整齐。如有钙化灶存在,可出现小区强回声并伴声影。4.如病变部分位于肋缘下或剑突下时,稍加重探头压力,常可观察到病变区前后径缩小,内部无回声区亦同时有缩小征象,去除压力后,仍恢复至原来图像。5.后方回声不增强。6.彩色多普勒检查:病变区常可显示条状、点状静脉血流,有的血流与周围肝组织血流相通。如检出病变内有小区窦状静脉血流时,诊断更可确定。
肝血管瘤,尤其是毛细血管瘤,较为多见,经操作者全面仔细多方位的超声显像,常可发现肝内局灶性回声增强区,一般声像图表现均较典型,诊断较易。结合核素血池扫描阳性,诊断更无问题。由于在健康检查或肿瘤普查中应用超声实时成像仪检查肝脏,往往在不少无症状健康人肝脏内找出了上述病变。小的血管瘤不需要治疗,大的血管瘤可以手术切除,比如血管瘤的切除术、血管瘤的缝扎术、肝动脉的结扎术、微波的固化术、射频治疗或者是肝动脉栓塞治疗等。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
过去有人认为,肝脏毛细血管瘤常不易与小肝癌鉴别,但仔细观察两者的图像表现是不相似的:
肝血管瘤有小血管自肝组织进人病变内,因而在切面声像图上呈筛状无回声区,轮廓凹陷不整齐。而小肝癌大多呈低回声区,分布较均匀,轮廓常较清晰有时并可见到包膜回声,内部无筛状结构。但有的无明显血窦的、不规则形态的血管瘤有时与恶性肿瘤在声像图上较难区别,除结合AFP、核素血池扫描、X-CT检查以助鉴别外,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以获确诊。
一般来说小的血管瘤不需要治疗,大的血管瘤可以手术切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