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不止!陆前进教授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新湖南客户端1月8日讯(通讯员龙海记者段涵敏)1月8日,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医院皮肤科陆前进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的科研项目成果“红斑狼疮诊治策略及其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荣获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年全国科学大会以来,医院牵头获得的第十个国家科技奖。
红斑狼疮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可损害多个器官、系统,病程迁延不愈,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该病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容易造成误诊、漏诊,而且由于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诊治水平的提升长期以来受到限制。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红斑狼疮一直是世界性医学难题,也是国内外众多医学科学家们努力的方向。
陆前进教授率领的医院皮肤科临床科研团队,围绕红斑狼疮这一复杂性疾病的诊治难题,在国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近30项国家级课题资助下开展了长达20多年的持续攻关研究,较系统、深入地揭示了该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与分子,并相应地研发出新型诊治技术,突破了现有的诊断瓶颈,实现了红斑狼疮诊治水平的跨越式提升。
为攻克红斑狼疮这一医学难题,陆前进教授从最初的“单枪匹马”搞科研,发展到年第一间“微缩版”实验室,再一步一步发展到现在占地平米、装备齐整、设施一流的重点实验室,20多年来陆前进教授团队始终保持热火朝天的干劲,围绕一个又一个科学问题开展紧张而有序的研究探索。在围绕红斑狼疮开展研究的过程中,陆前进教授团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戴勇教授团队、医院张建中教授团队等国内外同行开展深入合作,强强联合,大大推进了研究的进展。
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陆前进教授和他的团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在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方面,系统地提出了红斑狼疮表观遗传发病机制新学说,揭示了红斑狼疮表观遗传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与分子,揭开了红斑狼疮女性易感的神秘面纱,陆前进教授曾作为全球有重要发现的三位专家之一,被邀出席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第七十届美国风湿病年会,并就红斑狼疮女性易感性机制做大会特别演讲,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国际著名医学杂志JAMA对此作了专题评论和报道。
在临床诊断方面,陆前进教授团队积极推动上述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创新性地建立了高特异性及高敏感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DNA甲基化诊断技术,首次将红斑狼疮诊断提高到基因水平,该检测方法同时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分别达95%和90%以上),明显优于国际上现有实验室指标,基于该标记物所建立的诊断新技术突破了目前红斑狼疮诊断瓶颈,实现了该病的精准诊断。随着这一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临床上对红斑狼疮的检测诊断将更为准确,误诊、漏诊的风险大大降低,医院红斑狼疮的诊断水平将有明显提升。结合数十年的红斑狼疮临床诊治经验,陆前进教授团队还系统总结了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在国际上首次命名一种新型皮肤型红斑狼疮—“Blaschko线状狼疮”,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
此外,陆教授团队还领衔设计并实施了首个同时覆盖中国人群皮肤型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大样本、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首次发现红斑狼疮非特异性皮损为内脏器官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因而为红斑狼疮重要器官受累早期预警及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全新策略。医院皮肤科的红斑狼疮诊疗实践为例,全国各地红斑狼疮患者慕名而来使得陆前进教授的狼疮患者门诊量逐年增加,这些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因病情加重而住院的患者比例却在逐年递减,这与临床诊治和疾病管理过程中对重要器官损害的早期识别与积极保护密不可分。
[责编:谭思敏]